16座跨運河大橋健康狀況良好 錫山大橋時隔十年迎來維修
近日,連接主城區和錫惠景區的交通要道錫山大橋開始維修。記者昨探訪大橋維修工程時發現,施工期間橋梁兩側人非混行道封閉,原雙向各兩條機動車道均借一條供非機動車與行人使用,已用防護欄隔開,對日常通行基本沒有影響,計劃8月底完工恢復原狀。
據介紹,錫山大橋1978年動工,1981年建成,至今已運營近40年,是無錫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大橋,由此開啟了錫城運河上的“大橋時代”。“目前主要存在支座老化、人非混行道路面磨耗嚴重這些橋梁‘老年病’。”市市政設施建設工程橋隧設施養護公司黨支部書記楊民益告訴記者,錫山大橋上一次維修還是在10年前,橡膠支座、抗震擋塊老化會影響橋梁使用的耐久性,人非混行道鋪裝層磨損剝落則會在雨天和冰凍氣候下增加打滑事故的概率。
為此,本次維修工程已為錫山大橋更換橋梁橡膠底座120個、抗震擋塊240個,梁體外側涂刷了2800平方米的防腐涂料,橋面兩端也重新攤鋪了1200平方米瀝青。“大橋外立面原來是混凝土本色,現在刷成了灰色,更加凝重大氣。現階段正在對2000多平方米的人非混行道面層進行全面改造,完工后路面不再斑駁,會與周邊景色更加協調。”楊民益說。
我們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鏟除打磨人非混行道原有的磨耗層。據介紹,本次施工用上了新型濕式打磨機,設備自帶吸塵功能,幾乎不產生揚塵。打磨完成后,還將使用新工藝鋪設5—7毫米厚的環氧覆層,表面粗糙度大大增強,可消除雨天濕滑的安全隱患。
無錫市政設施管理處副處長金暉介紹,錫山大橋是錫城京杭運河上16座大橋中最“年長”的一座,最近一次綜合“體檢”評估健康狀況良好。“大運河上的每座橋梁都有一份獨立的健康‘檔案’和維護方案,因為它們在建造時都采用了當時最新穎的結構技術,外觀各不相同,也給城市風景增色不少。”據了解,16座跨運河大橋中,錫山大橋、梁溪大橋和江尖大橋屬于老橋,目前橋梁情況都不錯。
運河上的大橋是市政管養的重中之重,自2010年起,我市就在省內率先啟用了基于物聯網傳感技術的橋梁健康監測系統,首先應用于運河上的蓉湖大橋和開源大橋。“這個監測系統相當于24小時運轉的橋梁‘心電圖’監測儀,實時監控橋梁振動、傾斜、沉降等數據。比如受臺風影響或超重車輛經過,某項數據超出范圍,系統就會自動報警。”金暉說。據悉,目前該監測系統已運用于我市3座大橋。
南京力擎是一家專業做高空車出租的公司,我公司可承接各種高空作業平臺,是一家安全且高效的公司,具有可持續性和可發展型,我公司的高空車租賃可承接一系列橋梁,公路,房屋,清洗等各種項目,歡迎前來咨詢:15905170037
